伟大革命精神|大庆精神(铁人精神)
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08 16:04
  • 浏览:177

60年来,几代大庆人艰苦创业、接力奋斗,在亘古荒原上建成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。大庆油田的卓越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,大庆精神、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——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强调

精神内核

大庆精神(铁人精神)是:

为国争光、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

独立自主、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

讲究科学、“三老四严”的求实精神

胸怀全局、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

大庆石油会战是在困难的时候、困难的地点、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。当时,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,国内连续3年遭受自然灾害,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,国家迫切需要石油。1960年初数万名石油大军从祖国四面八方挺进东北的松嫩平原,头顶青天,脚踏荒原,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大庆石油会战。会战一开始,天寒地冻,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,人们连吃饭、住房等起码的生存条件都成了问题。特别是在缺乏勘探开发大型油田经验又毫无国际援助的情况下,能不能独立自主地探明大油田,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。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财力、物力的严重匮乏,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广大石油职工没有被吓倒,通过认真学习《实践论》和《矛盾论》,坚定了攻克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,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,形成了“有条件要上,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”的大无畏精神。钻井队搬迁,没有汽车、吊车,就人拉肩扛,把60多吨重的钻机从车站运到几公里外的井场;打井没有水,就破冰取水;施工缺器具,就土法上马,修旧利废;没有房子,就挖“地窝子”,建“干打垒”;粮食短缺,就挖野菜充饥,开荒种地。

面对缺乏开发和管理大油田的经验,广大职工把高度的革命精神与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。在勘探开发中,每口井都取全取准20项资料、72个数据。地质人员对地下的48个油层、698油砂体进行100万次的分析对比。为了弄清原油在铁路运输中的温度变化,确定冬季油库合理的加热温度,技术人员手持温度计,顶着寒风,跟随油罐车行程上万公里。一丝不苟的严格管理,使大庆石油职工形成了“当老实人、说老实话、办老实事”,“严格的要求、严密的组织、严肃的态度、严明的纪律”的优良作风。

大庆石油职工胸怀全局,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。当时开发大庆油田,国家资金有限。大庆石油职工首先面临的是先建石油城还是先把会战搞上去的问题,在处理国家与个人、生产与生活的关系上,大庆石油职工提出:“先国家后个人”、“先生产后生活”,并以“宁肯少活20年,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”的英雄主义气概,苦战3年就拿下了大庆油田,一举摘掉了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贫油帽子。

大庆石油会战,不仅为国家创造丁大量的物质财富,而且培育锻炼了一支铁人式的石油职工队伍。产生了影响深远的、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和中国工人阶级优良传统与优秀品质的大庆精神。50年来,大庆精神一直得到我党四代领导集体的培育和倡导。1964年,毛泽东同志发出了“工业学大庆”的号召,并多次接见铁人王进喜同志。1978年,邓小平同志第三次视察大庆时,作出了“建设美丽的大庆油田”的重要指示。1990年,江泽民同志视察大庆时,把大庆精神进一步概括为“爱国、创业、求实、奉献”。1996年,胡锦涛同志在接见大庆油田负责同志时指出:“大庆的历史功绩不仅在于为国家生产了大量的原油资源,而且还在于为国家造就了一支英雄的工人阶级队伍,培养输送了一批领导骨干和科技骨干;不仅在于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,而且在别人卡我们脖子、国家十分困难的时候,用石油支撑了共和国的经济大厦。还有很重要的一条,就是在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中培育了大庆精神、铁人精神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”。并殷切希望大庆油田要“珍惜大庆的光荣史,再创大庆的新辉煌”。

历史背景

上世纪50年代初,为解放深受封建农奴制压迫的百万西藏人民,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为主力的进藏部队,爬雪山、涉激流、忍饥寒,既当“战斗队”又当“生产队”,既当“工作队”又当“宣传队”,克服各种困难胜利进藏,完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伟大使命。“坚决把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,让幸福的花朵开遍全西藏。”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和平解放西藏发出的铿锵誓言。1950年3月,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为主力的进藏部队徒步在高原行军3000公里,翻雪山、蹚冰河、宿草地,历时一年零九个月,最终胜利进藏。

十八军将士以及老一代进藏工作过的驻藏部队官兵、援藏干部,被称为“老西藏”。他们与西藏各族群众一道,在和平解放西藏、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伟大历程中,艰苦创业、英勇斗争、攻坚克难,逐步锤炼形成了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忍耐、特别能团结、特别能奉献的“老西藏精神”。“老西藏精神”代代相传,在西藏的繁荣发展稳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,成为西藏各族人民无比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。西藏是我国国防前哨,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。西藏边防一线自然条件艰苦、山高路险、气候无常。老一辈驻藏部队官兵将“老西藏精神”内化为捍卫边疆、巩固国防的锐利武器,勇挑重担、不辱使命。60多年来,一代又一代戍边将士用生命诠释了“决不把领土守小了,决不把主权守丢了”的誓言,守护着西藏人民,保卫了边疆安宁。

来源:共产党员网、人民网、大庆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