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务部: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
- 发布时间:2025-01-06 17:45
- 浏览:763
商务部: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
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12月26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。下一步,商务部将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,打通堵点卡点,优化发展环境,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。
何咏前介绍,今年以来,商务部认真贯彻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重点开展了四方面工作。
一是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。发挥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部际工作机制作用,会同有关部门细化工作举措,以标准认证衔接、优化发展环境等为重点,推动95项重点工作有序展开。如,积极转化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,截至目前,国际标准转化率已超过83%。
二是深化内外贸一体化试点,组织9个试点地区积极先行先试,已完成80%的试点任务,形成一批成功经验,10个典型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。
三是开展外贸优品中华行,组织各地开展供需对接活动30余场,支持优质外贸产品进商超、进商圈、进电商,既拓展了外贸产品的内销渠道,也为国内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优质商品。
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。推动出台《关于发挥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作用助力提高内外贸一体化水平的意见》,为外贸企业开展内销业务提供了更多保障。
海关总署出台新一轮举措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
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、开放程度最高、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。在2019年和2020年推出两轮支持举措的基础上,聚焦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、促进物流降本增效、营造高水平口岸营商环境等五个方面,海关总署29日出台新一轮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16项措施。
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,海关总署推出优化特殊物品进出境监管模式,协同地方政府持续推进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“白名单”试点并探索“白名单”跨区域互认;优化完善跨境电商出口转关模式,支持开展出口跨境电商跨关区退货监管业务试点,支持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业务开展,研究推进在义乌开展进口日用消费品正面清单管理制度试点等措施。
为进一步畅通长三角一体化合作,海关总署从促进物流降本增效、营造高水平口岸营商环境方面发力。相关举措包括拓展“联动接卸”模式适用范围,开展多式联运转关模式试点,创新空运前置货站模式;支持进境种苗开展跨关区附条件提离;构建长三角地区进境粮食入境港、中转港、目的地海关“信息互通、执法互助、结果互认”的协作机制;完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机制,加强“数据+调研”融合分析、“外贸+产业”关联分析,提升服务宏观决策能力,稳定外贸发展预期等。
安全是发展的前提。在守护国门安全和提升整体智治水平方面,海关总署还出台了健全口岸病媒生物联合监测机制、动植物疫情疫病和入侵物种联合监测预警机制;开展进出口农食产品和商品质量安全协同监管;推进航空口岸“智慧旅检”跨关区合作,支持“智旅沪杭”“苏州城市航站楼”项目建设等措施。
此外,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,长三角地区外贸进出口依旧展现出强大韧性和竞争力。据海关统计,今年前11个月,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合计进出口14.56万亿元,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,同比增长5%,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36.6%。
2024年11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同比增长3%
国家外汇管理局2024年12月27日发布数据显示,2024年11月,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2792亿元,同比增长3%。其中,货物贸易顺差5846亿元;服务贸易逆差895亿元。
按美元计值,2024年11月,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3328亿美元,进口2638亿美元,顺差690亿美元。
整体运行平稳 2024年12月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公布
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月5日公布2024年12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。从指数运行情况看,大宗市场整体运行平稳,多数行业对后市持乐观预期。
2024年12月份,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为111.2点,环比回落1%。从指数运行情况来看,受外部环境变化不利影响加深,以及传统消费淡季等影响,指数出现小幅回调,但仍高于年内低点,大宗市场整体运行平稳。
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重点监测的50种大宗商品中,价格环比上涨的大宗商品为17种。其中,能源价格指数为105点,环比上升1.2%,显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所回升,经济继续呈现恢复态势。
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,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有望进一步延续,多数行业对后市持乐观预期。
工信部: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约5.7%
2024年12月26-27日,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(以下简称“全国工信会议”)在京召开,总结2024年工作,分析当前形势。预计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7%左右,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(GDP)比重保持基本稳定。
2024年以来,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,新型工业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,工业体系全、品种多、规模大的优势进一步巩固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,产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,已累计培育700家高水平5G工厂,新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383家。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,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419万个。
2025年将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,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,推动一批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;改造升级传统产业、巩固提升优势产业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,用3年时间建设200个高标准数字园区;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,再培育100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;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,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平稳向好。
国家发展改革委:2024年前11个月汽车出口居世界首位
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“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”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。他表示,坚持以开放促改革、促发展,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,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“清零”,外贸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,特别是前11个月汽车出口584万辆、居世界首位且再创历史新高。
- 上一篇文章:一图读懂2025年湖北经济工作
- 下一篇文章:突破43万亿元!2024年我国外贸规模再创新高